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
开云网址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解读回应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政策文件 部门领导 人文环境 基层工作 会议纪实

乡村人文环境十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乡村文化作为作的乡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开展乡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级文化建设向雨后春笋,在祖国南北已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对提高全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需要文化建设呢?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形势的要求,还是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人文环境十篇(图1)

  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是由许多微观的“小社会”所形成,而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农村来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那么,“小社会”和谐了,就是对“大社会”和谐的一大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

  其次,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需要。乡村的居住环境,不光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指农村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环境,居民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健康状况及文明行为,是形成社区精神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乡文化站可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农民读书竞赛、村对村篮球运动会、社火文艺演出队等。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善于琢磨,精心组织。根据实践和设想,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

  二是娱乐活动。活动有大众参与、活动亲善、娱乐性等特点,要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就要多在娱乐性上下功夫,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愿意参加的娱乐活动,如:背媳妇、抢椅子、吊手绢、掷飞镖、投皮球、角力、套圈、空瓶钓鱼、骑车带水、打彩球、篮球定点投篮、3人4条腿的“齐心协力”、3人一双鞋板的“步调一致”、猜谜语、对春联以及扑克牌、麻将、象棋、跳棋、围棋、五子棋等。

  其它文化活动还右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览,放露天电影,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设立报刊宣传栏。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家庭电脑越来越普及,有条件的文化站要设立网站,制作网页,增加社区文化建没的内容,加强与其它兄弟站的交流与沟通。

  这些活动可以单项举办,也可以整合起来综合举办,规模可大可小,项日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季节变换和居民的需求,适时地组织进。

  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上,为了突出质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就要很好地动动脑筋,拿出一‘套质量上乘的设计方案,在此仪举几例。

  围绕这个主题,村委会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可组建以下几个组:会务组——负责会场扣置、灯光、旨响等;裁判组——负责各项比赛的计时和评判上:作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领导或媒体记者及邀请嘉宾;保安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如人力不足,可邀请热爱公益活动的业主骨干加以协助。会标设在彩虹桥卜,也可直接拉上一条红布横幅,以突出主题。趣味运动会的内芥町选取卜述娱乐活动中的项目进行组合,比赛人员视住宅小区的人口规模,每栋楼选出代表参加。获胜者可奖励小纪念品,并公布成绩。

  盛夏季节人们都喜欢户外纳凉,很适合进行文艺活动,可在村长广场设—个舞台,制作一幅大别喷绘作为背景,也可以悬挂一独唱、合唱、小品、相声、戏曲、魔术、器乐演奏、太极表演、健美操等等。参加演出人员以社区居民为主,自己排练,自娱白乐,也可以邀请其它文艺团体或文艺骨于加盟参加,提高晚会水平,增加演出看点。

  根据参加人数多少,确定赛绳数量,以家庭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一家出3人,孩子参加单人跳绳,全家参加集体跳绳,两者数日相加,作为取胜的总成绩。这项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村庄气氛。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讲道:“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① 的这一讲话,揭示了乡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农业产品的生态化和乡村自然环境良好是国际社会普遍的伦理要求,也必然成为世人幸福生活的基本内涵。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包含农产品的生态化、乡村自然环境的美化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因而它必然成为促进农业强盛、农村美丽、农民富有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伦理建设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却仍然十分滞后,致使乡村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改善和解决,甚至还出现了城市污染源向乡村转移并使乡村环境恶化的倾向。因此,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为乡村自然环境筑起保护的伦理盾牌,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事情。

  中国乡村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乡村生活模式本身是生态化的,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根本不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模仿自然而生产,并将乡村养鸡、养鸭、养猪产生的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作为肥料供给土地,创造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在这种天人合一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不需要环境伦理,也根本没有环境伦理,农民更没有必要形成或拥有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所具有的伦理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关系方面,注重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被逐渐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模式受到现代工业和现代技术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广泛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丰富多样性,极大地解放了乡村劳动力,使乡村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乡村没有环境保护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规范,乡村环境伦理处于“真空地带”,在工业现代化对乡村生产生活的侵袭下,乡村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逐步凸显,并且日趋严重,甚至还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自身。无论是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目前乡村自然环境几乎都成为污染和破坏的重灾区。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严重污染和破坏了乡村自然环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乡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镇企业建设运动,各地乡村纷纷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以谋求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乡镇企业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虽然乡镇企业对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对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乡村缺乏环境道德规范的约束,乡镇企业主自身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致使乡镇企业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使用几乎都是剥夺式的、不计后果的开采、开发,结果导致乡村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乡镇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比较简陋和落后,自身无法完成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和净化,只好将各种工业污染物直接排向乡村自然环境中。这意味着乡镇企业越是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就越是严重。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自然环境几乎都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一个稍微上规模的乡镇企业,就可能会使周围一个乡村的河流、湖泊、土地和天空受到污染。更为可悲的是,在当今国家加大治理城市污染的情况下,许多污染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乡下,导致乡村成为容纳环境污染的场所。近年来,报纸、电台和网络媒体揭露出各式各样的乡村污染问题,例如,一些乡村企业为了躲避环境监察用深坑、渗井方式排放工业污水,有的造纸企业将大量化工废弃物埋入地下,致使乡村成为工业污染的避难所。

  第二,农产品安全问题严重。农民想要促成粮食丰收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又缺乏对农产品安全的道德意识,结果导致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各种杀虫剂,致使土地污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物严重超标。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农业生产对乡村有机肥的使用急剧降低,而对工业化肥使用产生了生产性依赖。乡村土地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地中重金属、无机盐等有害成分超标。我国乡村存在着的过量使用化肥现象,结果造成化肥的巨大浪费。“我国目前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化肥平均施用量450kg/hm2,超过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上限(225kg/hm2)的1倍,位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利用率极低,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0%-40%、磷肥只有10%-20%、钾肥只有35%-50%,可见我国每年有2500-2800万t的肥料养分流失”。 ② 农田使用的化肥,一部分随农业退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水体,另一部分随着雨水向地下水渗透。据监测,农村地区许多浅层地下水的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甚至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对人、动物都造成威胁。乡村农业生产除了过量使用化肥外,还大量使用各种杀虫剂和农药,造成杀虫剂和农药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结果农民不得不越来越大量地施用农药,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农药使用的恶性循环之中。土壤中大量农药聚集,致使土壤有毒化严重,导致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粮食与蔬菜品下降。更为可悲的是,农民为了保持农产品外形的美观,防止虫害损害农副产品的外形,将农药直接喷洒在农副产品上,这严重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第三,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造成乡村脏乱差问题突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肥成为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使用,原来由动物粪便、各种秸秆和生活垃圾所形成的有机肥不再作为农业肥料了,于是,大量的动物粪便、各类秸秆和生活垃圾被农民随意丢弃在乡村环境中,造成了乡村环境的污染,脏乱差成为乡村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农业机械化代替了密集型劳动,使劳动者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这些解放出来的大量乡村劳动力却涌向城市成为打工者,致使乡村成为老人、儿童和妇女的留守地。因为有效劳动力严重匮乏,没有人力投入乡村环境清洁卫生的整治、打扫和管理中,导致乡村环境中生活垃圾、动物粪便、塑料袋、塑料瓶等随处可见,苍蝇四处飞舞,在夏天更是臭气熏天。

  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本身是反自然的,其释放出来的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的生存。当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侵袭乡村并使乡村逐步迈向现代化时,传统乡村伦理却无法应对现代工业本身内在蕴含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新情况。尽管传统乡村伦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提出了种种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但由于传统乡村伦理缺乏环境保护的内容,无力对乡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形成伦理保护的屏障,也没有乡村环境伦理来保护各种农产品免遭化肥和农药滥用的袭扰,农民自身更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而乡村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就成为必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是不足和滞后的,农民的经济收入长期以来落后于城市市民,努力成为城市市民就成为农民的梦想。尤其是当现代市场经济大潮占领乡村社会后,农民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迫使他们不择手段地掠夺乡村自然资源,污染乡村自然环境,以牺牲乡村美丽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乡村经济发展不足”和“乡村经济发展不当”成为困扰当今中国乡村发展的瓶颈。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农村率先实施改革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传统乡村伦理观念被现代性消耗殆尽后,新的乡村伦理观念尚未诞生,尤其是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更是滞后于城市,乡村成了环境伦理的“真空地带”。如何填补乡村环境伦理的这一真空,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言之,面对工业经济和现代技术造成的新形势和乡村的新特点,需要倡导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即环境伦理观念,来规范工业经济和现代技术在乡村的使用,确保在提高乡村现代化程度的情况下,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农产品在伦理道德层面也能得到保护。乡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之一,如果乡村环境完全受到破坏,将直接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讲,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十分必要。没有乡村环境伦理,就没有安全的粮食可吃,没有洁净的水可用,没有清新空气可呼吸,没有魅力自然环境可供人类休闲和享受,这样又何谈人类的幸福生活呢?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是保全人类生存的底线,是防范肆意毁坏作为人类生存条件之自然环境的屏障,是生产出安全可靠食品的武器。因此,加快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建构乡村环境伦理规范,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尽管中国现代化建设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却远远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已基本步入小康。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开展,中国社会也像西方近现代社会一样,掀起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城市化运动。大量乡村人口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致使小城市迅速扩展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迅速扩张为大城市,大城市迅速扩大为特大城市。中国发生了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型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转型。《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2015年中国统计局2014年经济数据,表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4.77%,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步入现代社会。但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像发达国家一样,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病也相应地涌现出来,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宅紧张、空气污浊、噪声不断、环境恶化、就业困难、公共卫生服务不配套,犯罪率高等。城市病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较重的生活负担,城市居民为生活、为工作、为老人、为孩子、为住房而忙碌,精神常常处于压抑之中,身体常常疲惫不堪。面对城市病,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逆城市化运动来应对,那里的城市居民纷纷逃离城市,向乡村和郊区发展,城市反而成为贫困人口的居住地。中国目前尽管尚未出现逆城市化运动,但逆城市化迹象已经出现。北京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54.5%的人愿意到郊区投资,有70%的人愿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套居所。上海的年轻白领人文环境,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工作日在市中心上班,周末在田园风光里休闲。 ③ 以前“挤破头”的农转非现象,现在开始退热,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口不愿落户城市,乡村户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中国城市病的广泛出现以及不少城市居民倾向于逃离城市而向乡村发展的意愿表明,城市并非是人们的理想生活场所,而乡村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的美景,才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环境。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表达的恬淡闲适的场景,更是让疲惫不堪的城市居民向往。当前中国媒体和网络热议的“乡愁”以及今年春节过后出现的各种“回乡记”,无不表达着城市居民对乡村自然美景和休闲恬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城市灰色生活的厌烦和遗弃。美丽的、让人流连忘返的奇峰峻岭、田园风光并不在城市中,而是在众多的乡村环境附近。唯有在乡村,人们才能够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放松和缓解因城市生活导致的疲惫心情,体验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逆城市化运动的出现昭示我们,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乡村将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理想场所,因为乡村的优势是生态和绿色,只有在乡村人们才能够回归美丽自然、体验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幸福状态。当然,乡村生态优势的崛起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关。工业文明尽管用机械替代了人力,以机器生产的高效率将人从繁重的劳动负担中解放出来,但其本身内在蕴含的破坏自然环境的力量也造成了人们无法亲近自然的弊病,并使人们受到各种环境污染的伤害。当社会财富比较丰盛、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之后,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即追求环保、绿色、舒适的生活就成为必然。乡村是舒适休闲和环保绿色生活的象征和场地,从这一意义上讲,乡村必将以自身的生态优势赢得人们的青睐,向往乡村生活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秀丽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使人们放松心情,回归灵魂的静谧和安详。但是,现在的中国乡村,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显得浮躁和急切。当下的中国乡村环境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不能完全适应人们追求乡愁和回归自然的愿景,不能担当起引领中国绿色发展的重任。中国乡村自然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脏乱差成为乡村的代名词,农副产品污染也比比皆是,因此,中国乡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逆城市化趋势,适应人们记住乡愁、融入自然、放飞心情的愿望,就必须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使广大农民养成环境伦理意识,做到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充分营造绿水青山之美景,由此才能保证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回归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乡村进行环境伦理建设,填补乡村环境理的空白,确保为人们提供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是社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策。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意味着人们必须转变对自然环境和自然万物的暴力态度和暴力行为,用文明的方式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界,因为文明本身表达的就是人脱离野蛮,走向一种有道德、有涵养的境界。《文明论概略》的作者福泽谕吉提出:“归根结蒂,文明可以说是人类智德的进步。” ④ 智慧和道德的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来说,就是做出明智的行为,因为任何美德都离不开明智,没有明智也就没有伦理美德。“没有明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没有伦理德性也不存在明智。” ⑤ 亚里士多德认为,明智作为一种美德其本质在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所谓正确的选择是恰当地选择“中道”,“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对象,为应该的目标,按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 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 ⑦ 。中道是一种美德和善,明智选择就是选择美德和善,而选择美德和善就是文明。根据文明与智德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意味着人们要选择一种善的方式对待自然万物,做到有道德地对待自然界,这是当今人类的明智选择,属于人类的美德和文明。人以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这是环境伦理的基本要义,也是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基本道德态度和基本道德规范。从这一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环境伦理建设,一种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占有广袤的空间和地理优势。在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讲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⑧ 这表明,乡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没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乡村的美丽自然环境就没有中国的美丽自然环境。尽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城市病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却应该处于优先地位。这是因为,乡村的优势是生态,美丽自然环境在乡村,人们回归自然、向往美丽自然环境,不是回归城市、向往城市,而是回归乡村、向往乡村、记住乡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治理工业和城市对乡村的污染,营造人与美丽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景,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才能落到实处。乡村环境伦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通过乡村环境伦理建设能够从道德上规范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唤醒人们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伦理意识,做到善待自然万物。人们只有真正做到善待自然,才能确保人类文明的进步,确保人类成为一个文明的存在物。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要求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无论是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必要性,还是必然性,都最终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主体能否自觉建设乡村环境伦理。只有作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主体的农民以极大热情投入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之中,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才有可能真正建构起来,中国乡村自然环境才能够真正得到保护。然而,当今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作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主体的农民,不是安心留在家乡建设美丽乡村,而是纷纷逃离乡村涌向城市,成为城市的打工者。如果乡村成为空心村,成为老人和儿童的无奈居所,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会落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而提高农民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则是激发农民建设美丽乡村自觉性的必由之路。

  总结以往乡村表面的、无序治理与规划的不合理性,从乡村特性的分析中明确乡村规划必须基于村庄有机更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乡村治理结构三个方面,为实现本质的、有序的、可持续性的乡村规划,必须运用系统自组织思想理论研究乡村问题。

  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在规划过程是需要坚持一定的目标的。首先与大自然形成亲密的联系是首先需要设定的一个目标,从而对历史文脉进行较好的继承和良好的发展;其次居住区和生产区的布局要合理,两者要有机结合在一起,居住区的规模设计要适应居民居住,并保证居住区内部的生活环境质量,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形成合理的布局,从而创造带有田园风光,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区域范围,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最终构建一个宜居宜耕的乡村人居环境空间。

  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是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同时,其也是各种因素相互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对于规划理论中各种因素和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和转换通过连续性可以实现的,从而能够将不适用整体规划的局部障碍和整体规划中较为脆弱的部分找出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类的区域进行调试,并将其中可能存在的链接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规划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其带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宜居性。在这个过程中,乡村规划的主体是村民。由村民和规划人员共同将规划完成,乡村居民要积极的参与到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遇问题积极配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解决,从而使乡村人居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趋于合理。

  在规划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村庄的特性要给予尊重。因为不同村庄在空间上的结构形式和节点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文化传承上也都带有特色鲜明的地方色彩,所以规划过程中,地方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表现为,充分尊重和利用地方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和彰显当地文化和风俗,加大挖掘乡土经济潜力的力度,依托区域地形地貌及原有的空间组织结构有效的进行村落形态构建和改造,明确重要节点的规划。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多义性是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过程中应该引起关注的。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具有丰富层次性和多样性是尊重多义性原则所强调的。在规划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众多包含其中的系统相互作用和协同,同时夹杂着彼此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说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多种因素的平衡相互制约,而形成天合一的观念。在多义性原则的指导下,对乡村人居环境的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说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完成单靠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投入其中是不够的,居民的参与和配合是规划完成和实施的关键,还要其他多方的共同协作。

  在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过程中,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开放性需要强调,只有这样,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才能够提升。一个区域如果是完全封闭的状态,那么这个区域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不利于其日后稳定和长期发展。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开放性原则的重视。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等元素的交流,对于输入到自己区域内部的事物非常的敏感,并且还具有较高的需求。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开放是一种自主的开放形式,不是被动式的开放形式是,因此,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需要村民主动自愿的参与进来,只有这样,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规划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全益性原则也就是参与规划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利益兼顾,而非只强调系统内部的某一个要素。整个乡村利益的最优化是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过程中主要追求的。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平等是乡村规划全益性原则所强调的内容。该原则提倡自然界中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事物均具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同样的地位。

  生物学中的全息律是规划乡村人居环境全息性原则的来源,也就是生物体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市整体相同。因此,会有一些重要的关键节点在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在整体中,这些节点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与乡村的人居环境空间系统存在很多的相似性,从关键节点的活力情况就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的实际情况,而整个系统的调控是需要加强对关键节点的调试才能够完成。

  明确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六大系统,每个系统又自成体系。根据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六项基本原则,逐步对水、能源、交通、建筑、环境景观、社会事业每个系统进行规划研究,完成农村居民参与的、相关领域学者协作的综合性规划,同时重视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这个自主开放的大系统。

  一是确定国家层面的六大系统自组织规划设计内容,制定其技术体系。二是制定区域(省域、市域)层面的六大系统自组织规划设计导则。三是研究镇域层面的六大系统自组织的空间规划。

  综上所述,在规划和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并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清晰的规划思路和内容体系,最后落实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短,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共同作用构建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空间。■

  作者简介:石娟(1986—),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近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本文采用的是郭焕成对于乡村旅游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上的,集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自然生态性、乡土特色性、丰富实践性和较高体验性的新型旅游方式。依托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可开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儿童娱乐、康体健身、考察研修、民俗体验、美食品尝等乡村旅游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居住环境恶化、设施配备不足、农业发展缓慢、资源利用粗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达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文明素质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方面,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吸纳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够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环境方面,发展乡村旅游,通过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能够改善农村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文化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传播,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

  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白箬铺镇西北部,大河西先导区中部,西与宁乡县接壤,东距长沙市区约20公里,在长沙市半小时通勤圈以内。被称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第一路”的金洲大道自东向西贯穿该村,境内路段全长3.9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6.98平方公里,共有42个村民小组、946户、3407人。光明村地处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村域内“山、水、谷,田、林、村”特色鲜明,八曲河绵延15公里,拥有莲花大塘、蜈蚣塘等数十个水库水塘,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金洲大道沿线打造成湖南田园风光、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第一品牌”的要求,立足于该村的产业发展环境,光明村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光明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应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引进现代农业科技,以土地的集中流转为契机,由分散开发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高效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规模化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结合乡村旅游业适当扩大花木果蔬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含量,发挥农业的旅游服务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在保护村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以多样的农业景观、自然山水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为基础,建立农业躬耕园、特色蔬菜基地、花木种植基地、渔业养殖基地、休闲健身中心、公共活动中心、摄影绘画基地等,打造景致怡人与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宜将娱乐性、知识性、文化性相结合,增强旅游活动的休闲、文化、教育、参与、体验功能,丰富活动内容,满足游客“求知”、“求新”的需求。结合光明村的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建议其乡村旅游活动设计如下:

  将村域现有山林、田地经过整理后,可划分为以下六大产业区带:在村域南部布置优质水稻种植区;在村域西北部建成高标准的无公害蔬菜培育区;沿光明大道布置体现湖湘特色的农家乐产业带;在金洲大道南北两侧平坝和谷地内布置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依托莲花大塘,建成具备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等设施的商务度假旅游区;依托村域南部的白罗。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小编 

上一篇 : 北京部署60项重点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